贪者必贫,君子以为大戒,佛家也以贪为五戒之首。所谓“贪”:是指渴取一切顺境,“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是党员干部从政的“梦魇”,做人的“坟墓”。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贪乃虚邪之物,戒贪当修心养性,恬静淡泊,从心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张载曾提出,“欲事立,须是心立”,特别是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后世为官者襟怀、器识与愿望的最佳表达。清人觉罗乌尔通阿在《居官日省录》中提出“居官七要”,其中第一要讲的就是“立心”。
古人讲,“珍重平身清节在,不妨饮满酌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时,离广州二十里一个叫石门的地方,有一口泉叫“贪泉”,据说不管谁喝了这泉水,都会起贪心。吴隐之不信这个邪,为了表明立志清廉,他特意来到贪泉,掬水而饮,并赋诗为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以后他在广州,果然始终保持着廉洁的操守,粗茶淡饭,衣物器具也十分简朴,被史家称为“廉吏”。
可见,廉不廉,贪不贪,不在“泉”,而在心。在中国古代吏治史上,在以达内圣外王之境的理想指引下,“出淤泥而不染”的官员并非凤毛麟角,他们把操守、修养和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严守规矩、耿介为民,千古传为美谈。“于青菜”于成龙、“海青天”海瑞、“铁面无私”包拯等,至今为人称颂。东汉的“四知”太守杨震和“一钱”太守刘宠,一个赴任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严拒黄金十斤,一个因离任仅受铜钱一枚“来也两袖清风,去也清风两袖”的清廉事迹感人至深,后人有诗赞曰:“从来百姓崇廉吏,佳话如泉传到今。”共产党人更是不乏清廉为本者。方志敏在短暂的一生中,曾手握重金,却严于律己,甘守清贫,“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在财政工作30多年,生前两立遗嘱退住房,大公无私,廉洁自律,留得“清风盈袖月满楼”。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境遇和人生。《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须时刻谨小慎微,切不可胆大妄为,在阴沟里面翻船。须知,神目如电,不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利欲熏心、纵情极欲是引祸杀身的铁律。无论是重要岗位,还是“冷僻”部门,许多人从事业和地位的辉煌中迷失自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皆因在“女色”“权力”“金钱”等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欲望面前,没有收得住心、稳得住神、沉得住气,没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而保持平和心态。“高飞之鸟,毁于美食;深水之鱼,死于香饵”,鱼儿往往是“眼里识得破,嘴里忍不过”,图一时之快而饮恨终身。事实不断的警示和启迪,“简单就是享受”,只有平静的生活,以平常心处世,切莫在权力、地位、金钱上与人攀比,才能确保“前腐后继”的悲剧不再重演。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临济禅师说:“人,要静心修行,只有心胸空灵,身处欲望之中,心离欲望之外,才能达到‘闭门阅佛书’的境界。”醉生梦死者,逃避现实,却一梦黄粱终要醒。声色犬马者,迷恋俗世的酒绿灯红,何曾寻得半点真情?耽于名利者,蝇营狗苟,费尽心机,却终究挣不脱大限,空手而来,空手而归。古人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身正,方能正他人;自身正,才能出威信。
党员干部要以清心为治本,为民为身谋,甘做清水里的水仙,“身本洁来还洁去,不累世人化为泥”;要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恬淡心境,破除贪欲等虚邪之物,达“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的境界;要常“洗濯其心”,在修生养性上下功夫,学会管控好自己的心绪和情绪,“得意不喜,失意不怒,不被顺逆差遣”,以心态成熟催生思想成熟、思想成熟滋养理论成熟、理论成熟支撑政治成熟,涵养一身正气,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里行稳致远。党员领导干部更是要静心涵养好官德,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平,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六根清净,如深山里的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又如潭水里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永葆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清廉底色,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