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政务云  >  甘肃省直机关党建网  >  乡村振兴

水润戈壁荒漠 情暖陇原民心
——省景电管理局助力甘肃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

签发时间:2021/05/14/ 10:44  来源:省景电管理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命脉。针对甘肃缺水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特别强调“甘肃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问题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水利部的关心关怀下,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兴修水利设施、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作为一件大事要事,相继建成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为有效解决陇上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题、推动扶贫攻坚事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景电工程就是甘肃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依靠集体智慧、勤劳双手和顽强毅力,同严酷自然环境长期进行不屈不挠斗争,改变甘肃中西部地区落后面貌的一个典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景电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支撑保障作用,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贡献了景电力量。

  半世纪大干苦干,引黄河水润陇中大地

  陇中苦瘠甲天下。50多年前,位于黄河以西、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中西部景泰、古浪等县万顷荒漠戈壁,荒旱连年,百姓一贫如洗。黄河水流经这片本不适应人类生存的亘古荒漠,河低地高,无法浇灌,当地群众只能望河兴叹。解决水的问题,始终是人们最迫切的心愿。1969年,在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共甘肃省委重民生、察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从甘肃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决策兴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任重自有铁肩扛。以被毛主席亲笔题为“面向群众”的原甘肃省副省长李培福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景电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满怀一腔报国热血,住地窝、啃干粮、喝凉水,不畏严寒酷暑,征山战水、顽强拼搏,相继组织建设了景电一期工程、景电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人民群众生存生产生活条件,使黄河水成为造福一方群众的幸福之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景电工程已成为近50万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不可替代的命脉,成为综合指标评价突出的“中华之最”,被灌区人民誉为“救命工程、翻身工程、致富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

  景电工程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景电一、二期工程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景电灌区灌溉面积已发展到近120万亩,累计生产粮食106.01亿公斤、经济作物44.71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45.99亿元,是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8.75倍。昔日荒无人烟的景泰川变成了粮丰林茂的米粮川,灌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景电工程为甘肃中西部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景电工程建设运行以来,甘、蒙两省(区)的景泰、古浪、天祝、会宁、永靖、东乡、左旗等7县(旗)向灌区搬迁移民近50万人,为灌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节水优先,合理配置资源,改造输水瓶颈,强化综合调度,全力以赴保障灌区供水,为灌区脱贫攻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水资源支撑。灌区受益县景泰县、古浪县、民勤县全部脱贫。特别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景电灌区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视察时“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的殷切嘱托,向黄委会争取用水指标4504万方,全力改造输水瓶颈,供水量逐年攀升,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发展的用水问题,为移民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创造了前提条件。

  景电工程为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百万亩灌区与蜿蜒茂盛的三北防护林带纵横交错,基本控制了132公里长的风沙线,林带覆盖率由几乎为零提升到14%,既保障了祁连山生态安全,又对武威、兰州、白银等构建起生态屏障。昔日1000多平方公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风沙肆虐的荒原变成了气候适宜的绿洲。尤其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持续加大向民勤调水,遏制了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实现了黄河和内陆河石羊河的连通,干涸了半个世纪的民勤青土湖重现生机,形成了约106平方公里的湿地,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河西走廊战略大通道的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支撑。

  助力帮扶村脱贫摘帽,倾情贡献景电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我局先后结对帮扶白银市景泰县的寺滩村、永安村、疃庄村、宽沟村、永泰村,武威市古浪县的马路滩村、黄花滩村、中岭村、白板滩村、金滩村,天水市秦安县的马庙村。根据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局党委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响应号召,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扎实做好规定动作,创新开展自选动作,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狠下功夫,倾情倾力助力帮扶村脱贫摘帽,书写了精彩的脱贫攻坚“景电答卷”。由于脱贫攻坚帮扶成绩突出,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

  坚决落实政治任务,认真履行帮扶工作责任。坚持把帮扶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局党委认真履行帮扶工作主体责任,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牵头处室、联系处室的责任。总体上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上下齐抓共管的帮扶工作格局。针对帮扶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在明确计划安排、落实帮扶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推进人员、技术、项目、资金帮扶,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了帮扶安排落实落地。

  实施精准帮扶,助推帮扶村全部脱贫。先后派驻驻村工作队队长6人、驻村第一书记9人、驻村干部21人,参与帮扶工作人员280多人,先后有9人获省市县表彰。争取和筹措各类资金500多万元,用于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经济林建设等。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采取集体购买、设立专柜、直播带货等方式为帮扶群众销售农特产品67.43万元。特别是发挥水利行业优势,完成项目更新改造资金16.58亿元,改造泵站39座,改造机组221台(套),改造干、支渠道176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帮扶村供水条件,提升了帮扶村供水保障水平,保证了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帮扶的贫困村全部摘帽,216户、1120人全部脱贫。

  注重扶志扶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是帮扶的主体,只有让他们切实受益、乐意参与、主动融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我们采取党建结对共建、进村入户宣讲惠农政策、举办农畜技术培训班、开展慰问活动、扶持组建文化社火队、举办精准扶贫文艺晚会、金秋助学、“六一”资学、开办爱心积分超市、向搬迁移民户送春联中堂挂历等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激发列入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帮扶村群众自发成立文艺队,自编自演《十赞共产党》《领袖赞》等民间小曲,用质朴的歌声赞颂党的恩情,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对领袖的热爱。

  慎终如始加强疫情防控,夺取抗疫复工双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景电管理局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开展防疫宣传、配发防护物资、落实防控措施,在取得抗疫阶段性积极成果之后,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全局职工、家属及施工人员“零感染”。特别是景电一期工程更新改造直接关系灌区脱贫攻坚大局、直接关系灌区50万群众生产生活。面对疫情冲击和严寒天气,坚持统筹兼顾、克服困难、顶住压力、逆势而上,落实各项有效措施,确保了7个施工标段无感染、无确诊,460多人的建设工地于2020年正月初十(2月3日)全面复工,是甘肃省首个复工的水利项目,并按期实现了抗疫情抓复工促发展的预期目标。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的经验做法,被中国水利报、黄河网、甘肃日报采编报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针对今后的扶贫工作,省景电管理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省水利厅安排,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精神努力拼搏,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把必须干、应该干、能干成的事情干好,走出具有甘肃特色、灌区特点、符合实际的农村现代化新路子。

责任编辑:蔡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中共甘肃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甘肃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网站制作:甘肃新媒体集团每日甘肃网
中文域名:甘肃机关党建网 备案编号:陇ICP备2022001803 投稿邮箱: gsjgdjwtg@163.com